IM电竞·(中国)官方网站

快速导航×

原创 城市调研:省域副中心城市如何圆梦“教育中心”?IM电竞 IM电竞app2023-01-07 21:54:47

  近年来,全国各地市纷纷提出实施科教兴市战略,不少地方在积极争取以打造大学城、职教城的方式建设全省教育中心,如四川宜宾高规格打造了大学城和科技创新城,湖南株洲规划建设了湖南(株洲)职业教育科技园,广西柳州打造了全省最大的职业教育园区。大学城似乎已经成为每座省域副中心城市的“梦想”。宜宾作为一座四线城市,在短短几年时间不仅实现了经济的快速增长,全市高校也从2所增至12所,在校大学生达到8万人。为此,远博志城区域经济研究中心专赴宜宾,实地调研并访谈了宜宾科教地产开发有限公司负责人,揭秘宜宾从全省教育洼地向成渝地区区域教育中心升级的蝶变之路。

  2021年,宜宾地区生产总值跃升至全省第3位,实现近20年来的历史性突破,入选全国经济百强市。2021年宜宾GDP相较2016年增长将近两倍,经济总量从全省第五位跃升至第三位,近期更是被确立为省域经济副中心。从常住人口来看,2020年第七次人口普查显示,宜宾常住人口为458.9万,比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增长了11.7万人。

  然而,将时针拨回至2016年,当时宜宾在省内经济总量排名还在第五位,全市仅有1所本科院校和1所高职院校。那么,从2016年开始究竟发生了什IM电竞 电子竞技平台么,宜宾又是如何完成逆袭的呢?

  宜宾科教地产开发有限公司负责人罗总向团队介绍到,2016年,宜宾确立了“产业发展双轮驱动”战略,不仅要提升传统产业,更要加快电子信息、装备制造、锂电新材料等新兴产业发展壮大。当时的宜宾全力以赴围绕新兴产业开展招商引资工作,高科技企业首先考虑的不是优惠政策,而是有没有教育和人才资源。然而,作为全省教育洼地,全市只有1所本科院校和1所高职院校,在校大学生2.5万人,仅仅依靠本土高校,根本无法满足外来企业的人才需求。尤其是大量新兴产业企业入驻后,对科技应用型人才需求会越来越迫切,知识储备不足,科技支撑不够,人才队伍总量偏少、素质不高,特别是高层次人才、创新型人才匮乏,成为制约宜宾转型发展的最大瓶颈。

  为补齐短板,2016年10月,宜宾市委市政府提出“实施科教兴市、人才强市战略,建设宜宾大学城和科技创新城”的重大决策部署,从战略高度上把人才培养、科技创新作为推动宜宾实现新一轮大发展的切入点、着力点和突破口,规划打造大学城、科创城(简称“双城”),选址在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宜宾临港经济技术开发区,位于观斗山和龙头山之间,区位良好、交通便利、生态优美。“双城”总体规划面积约36平方公里,坚持多规相融、多规衔接原则,统筹考虑“山、水、城、校”综合打造,总260亿元,建设内容包含高校办学功能区、中试产业化基IM电竞 电子竞技平台地、企业研发平台及实验室、创新创业及高新技术办公、培训中心、会议中心、人才公寓及其他功能配套。

  为举全市之力推进“双城”建设,宜宾成立了高规格“双城”建设推进领导小组及办公室,市委书记、市长任组长,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任常务副组长,6名副市级领导为副组长,市人大常委会一名副主任兼任办公室主任。并抽调精兵强将组成办公室,全面负责“双城”建设统筹协调、牵头联络、督促检查等工作。同时,充分整合资源力量,以联席会议制度形式,将临港开发区管委会相关人员统筹纳入,全心全力加快推进“双城”建设;以市委办、市政府办名义制发了《关于成立宜宾大学城和科技创新城重点项目建设指挥部的通知》,将全市各职能部门(单位)力量整合,共同推进重点项目建设。

  确立了战略目标后,便需要解决如何引校的难题,在这方面,宜宾为各类高校办学提供了三种落地模式:

  第一种,对于公办高校来宜开展学历教育,采取“交钥匙工程”拎包入住,由宜宾方负责学校建设和基本教学生活设施配置,采取EPC模式高速高质推进重点项目建设,高校师生“拎包入住”, 让高校到了地方后发展无后顾之忧。采取该模式的高校包括四川轻化工大学宜宾校区、四川大学宜宾园区、电子科大研究生院宜宾分院等。其中,首所入驻的高校——四川轻化工大学宜宾校区(一期),仅193天建成投用,向社会各界展示了“宜宾速度”与“宜宾决心”。

  IM电竞 IM电竞平台

  第二种,由社会力量的优质民办高校,按法定规划和土地招拍挂程序取得教育用地,自行建设运营,宜宾方“一事一议”给予支持,做好相应协调服务,如成都信息工程大学银杏酒店管理学院宜宾校区等。

  第三种,市校共建模式,由市科教产业集团公司与社会力量共同出资建设。四川外国语大学成都学院宜宾校区等。

  差异化的办学模式既满足了高校自身发展壮大的需求,又充分调动了地方、学校和社会资本的积极性。

  解决了“凭何引校”问题,还要考虑“从何引校”,在这方面,宜宾坚持城市围绕大学建,产业依托教育兴,以四川省“5+1”现代工业体系、宜宾市“5+1”新兴产业体系等需求为重点招引高校和科研机构。

  一方面,围绕产业发展抓招引。注重招引与本地 “8 + 2”产业密切相关的高校和科研机构,围绕白酒、能源、化工产业招引四川轻化工大学设立白酒学院; 围绕智能终端、电子信息产业发展招引电子科技大学设立宜宾研究生院、邓中翰院士工作站; 围绕生物工程、新材料、 新能源产业招引成都理工大学设立产业技术学院; 围绕区域经济发展招引设立中国人民大学长江经济带研究院、西南财经大学长江研究院; 围绕新能源汽车产业招引设立同济大学汽车研究院、清华 大学欧阳明高院士工作站等。

  另一方面,围绕特色专业建学院。通过出台相应鼓励政策、完善激励和绩效考核等方式,鼓励各高校以宜宾产业发展的需求为导向,围绕智能制造、电子信息、轨道交通、汽车、新材料、现代服务业、医药卫生等领域设置特色产业学院和特色专业,重点培养与产业需求密切相关的应用型人才,实现产学研用融合发展。成都理工大学产业技术学院设立了生态环境保护、地质灾害防治、页岩气开发、核技术应用、智能制造和物联网等院系和专业; 成都工业大学宜宾校区设立了智能制造、电子 信息、现代服务业等特色产业学院和特色专业; 针对智能终端产业发展,宜宾与四川省科技厅、电子科技大学共建智能终端四川省重点实验室、人工智能研究院、数字经济研究院; 西南大学宜宾研究院则根据宜宾教育、农业发展实际,重点以教育硕士、农业硕士培养来推动面向实际需求的研发。

  IM电竞 IM电竞平台

  截至目前,“双城”一期12平方公里已基本完成开发,二期6平方公里正在开发建设,三期18平方公里处于规划中。先后与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20所高校签订合作协议,全市高校由2016年的2所增加到12所,在校大学生由2.5万人增加到8万人,每万人大学生人数达到145人。《四川省宜宾市教育事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征求意见稿)》提到,到2025年全市普通高等学校将达到15所,高等教育办学规模达到15万人。

  为充分利用市场化手段,宜宾研究成立了市科教产业集团有限公司,专门负责“双城”项目招引、融资、、建设、管理、运营和推进科技成果转化、加强人力资源开发等相关工作,由财政注入32亿元资本金启动项目建设。另外,宜宾市委市政府明确市财政从2021年起每年安排不少于6亿元用于兑现来宜高校有关政策支持,每年安排5亿元用于补充市科教产业集团公司资本金,市国有资本平台公司、三江新区同步安排一定资金支持在宜高校发展,全力推动在宜高校做实做特做强、错位发展,办出特色、办出水平、办出效益。

  为加快“双城”与中心城区及其他区域的规划相协调,宜宾创新实施了“三个一”建设模式,“双城”规划区域内的土地,三分之一用于大学教学科研,三分之一用于公共基础设施配套,三分之一用于商业商住市场化开发,利用城市开发的盈利平衡大学和基础设施建设支出,努力实现“双城”持续健康发展。

  科教集团作为双城建设的运营商,凭借国企实力和口碑,拉开了大学城配套的序幕,打造了首发之作—科教·公元π,项目占地约92亩,总建筑面积约20.3万平方米,主要承担起临港大学城师生的工作、生活、休闲及娱乐服务功能。不仅如此,大学城附近已经形成了科教公元π、临港新天地、邦泰国际社区、龙观嘉园·星光里商业街、白沙湖·水街等商圈。

  2019年12月,由宜宾智轨产业园中车株洲所研发的全球首条智能轨道快运系统正式在宜宾开通,目前已经在大学城设置了4个轨道交通站点(四川轻化工大学站、四川外国语大学站、成都理工大学站、成都工业学院站),并以智慧售票亭形式实现自动售票。

  IM电竞 IM电竞app

  IM电竞 IM电竞app

  在公共服务配套方面,宜宾以国际化、开放化、市场化、特色化和人文化的理念,在“双城”统筹布局了市博物馆新馆、市文化馆新馆、市科技馆新馆,并推动公共图书馆、公共体育中心、公共文化中心等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实现规划区内公共设施共享共用。

  IM电竞 IM电竞app

  通过引入高校的大学科技园在宜宾市共建大学科技园分园区方式,建设制造业创新中心、中试基地和产业基地,重点IM电竞 电子竞技平台突出中试、科技企业落地和高新技术企业孵化培育及产业化发展。目前,已经引进欧阳明高、邓中翰等院士(专家)工作站7个、产业研究院12家,建成智能终端四川省重点实验室等省级以上研发(孵化)平台106个,科技进步贡献率提升至58%,创新能力跃升至全省第3位。

  围绕重点产业需要,设立一批重点技术研发项目,鼓励高校揭榜攻关,优化完善工业、科技等行业奖补资金管理办法,将企业与高校合作成效作为资助企业各类重大计划的绩效考核指标,引导校企共建协同创新联合体。

  建构 “众创空间 + 孵化器 + 加速器 + 产业园”创业孵化全链条,建设聚焦细分产业领域、服务实体经济的专业化众创空间,为高校师生、科研人员以及外部创业者提供研发设计、检验检测、中试加速和产 业化等支撑条件,孵化科技型创业群体和创客团队。

  目前,双城”已经成为宜宾招商的新名片,“科教兴市、人才强市”战略与“产业发展双轮驱动”战略同频共振,宁德时代、极米科技等国际国内知名企业纷纷到宜兴业。

  近年来,受限于异地办学政策压力,不少地方的“大学梦”不得不搁浅,转向吸引更加符合本地产业导向的研究生院、科研院所、国际合作学校,以及职业技术学校。然而,无论是哪种模式,大学城的兴建都离不开当地政府的高位推进、高效服务和高质配套,且需要坚持以集中优势、集约资源、集聚发展的原则,走校地合作、校企业合作、产教融合发展之路。